在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經濟開發區的巨石集團玻璃纖維制造工廠,一排排自動化織機疾速運轉,機器上的絲束晶瑩纖細,瞬間變成潔白無瑕的薄紗,如瀑布般徐徐展開,呈現在記者的面前。
“這些玻璃絲束,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、基建板材、汽車交通等領域!本奘瘓F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毓強說,這些年他們在世界玻纖行業實現了從跟跑、并跑到領跑的跨越。而浙江桐鄉也以打造千億元級前沿材料產業集群為目標,逐漸形成了從玻纖生產、玻纖制品深加工到玻纖復合材料制造的完整產業鏈。
作為全球最大的玻纖生產基地,桐鄉市玻璃纖維產業集群入選工信部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,玻纖及復合材料產業如今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。小小玻纖絲的背后,既是浙江加快建設制造強省,更加精準、更大力度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的大膽嘗試,也是浙江干在實處、走前前列,堅定不移邁向新型工業化道路,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的生動實踐。
點石成金
由于質輕、強度高、耐高溫等特性,玻璃纖維成了航空航天、交通運輸、電子電器等行業的核心材料,并被用于飛機機艙、大型風機葉片、新能源汽車等領域。
在不久前落幕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上,電子競技首次被納入比賽項目。舉辦賽事的杭州電競中心,是國內首座亞運會賽事標準的專業電子競技場館,其設計充滿科技感、未來感。
夜幕降臨,在彩色光條點綴下,電競中心猶如巨大的星際渦旋,形似“星際戰艦”。從彰顯專業潮流的電競椅,到點綴氛圍的花盆,都有巨石集團玻璃纖維增強材料的應用!白鳛楣I強基的重要新材料之一,玻璃纖維在工業產品中就相當于建筑行業在水泥里放入鋼筋,起到增加強度的作用,可以使材料更堅固、耐腐蝕,科技含量很高!本奘AЮw維研究院副院長顧桂江說。
作為全球最大的玻纖生產商,巨石集團的產品覆蓋3000多個規格品種,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,全球市場占有率超四分之一。從偏居江南一隅的鄉鎮小廠到引領世界玻纖行業發展,巨石集團堅守振興民族玻纖工業初心,歷時30載,書寫了“點石成金”的傳奇。
1993年,作為入駐桐鄉經濟開發區的首家內資企業,巨石起步就是高起點。當時,巨石投資7500萬元攻克池窯拉絲生產線難題,首條由中國人自主設計的池窯拉線生產線宣告建成。巨石大舉擴產,2000年,建成國內第一條年產1.6萬噸池窯拉絲生產線。此后,6萬噸、10萬噸、50萬噸、100萬噸……巨石不斷刷新著產線紀錄,玻纖總產能攀升至世界第一位。
“想要坐穩頭把交椅,除了規模,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!痹谄髽I經營和發展過程中,張毓強深諳其中道理。這些年,巨石集團大力研發生產滿足5G通信、智能制造、清潔能源等產業需求的原材料,不斷繁榮和發展玻璃纖維及其增強復合材料產業。
同時,作為新材料產業鏈鏈主企業,巨石通過組建體系化、任務型創新聯合體展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補齊產業鏈“卡脖子”短板,增強產業鏈韌性,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成長。
連點成鏈,由鏈及面。桐鄉市經信局局長顏躍華表示,在巨石帶動引領下,當地加強政策協同和工作協同,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,為玻璃纖維及相關材料產業發展提供戰略支撐。
聯合創新
海上“大風車”吱吱地轉……福建平潭海域上,全球首臺超大容量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正高速運轉,這是世界上投運的最大海上風電機組。
拆解這臺海上“大風車”,可以發現其葉片成分中,玻纖及復合材料占據大頭,而它同樣是“桐鄉造”——由振石控股集團提供的超高模玻纖織物和超高模玻纖拉擠板。今年,長達216米的陸上超大型玻纖葉片成功下線,其中也有振石產品的身影。
以鏈主企業巨石為引領,桐鄉走出了一條“從生產玻纖到使用玻纖”的新路,構建起具有競爭力的新材料標志性產業鏈。隨著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,對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的需求也持續增加。新能源、基建、汽車、家電、智慧生活等領域,都有玻纖及復合材料的身影。
全球首創的新材光伏邊框,廣泛應用于海面、沙漠、屋面光伏;電池外殼、發動機蓋、儲物盒、后尾門,玻纖及復合材料已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制造材料……2022年,桐鄉市玻纖及復合材料產業集群總產值超300億元。
“我們強化產業鏈思維,深入實施‘壯腰工程’,精準繪制玻璃纖維產業鏈生態圖譜,積極培育中小企業!鳖佨S華介紹,截至2022年,產業集群內企業數量達59家,大多是中小企業。其中,涌現出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4家,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。
為促進產業集群內的中小企業成長,桐鄉市大力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“一號改革工程”,全面優化提升政務環境、法治環境、市場環境,為廣大經營主體增信心、穩預期、促發展!皼]想到,剛落地就找到合作伙伴,新項目上馬后能帶來1億元產值!碧崞鹫鬓k的產業鏈互助對接會,嘉興優科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優科俐”)總經理宋丹至今對政府的各項服務充滿感激。
作為一家專門從事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制造的新勢力企業,宋丹帶著項目參加了“烏鎮杯”全球創業創新大賽,一路挺進總決賽,獲得了A類創業項目的認可。
新落戶企業如何擴大“朋友圈”,融入當地產業鏈,實現更好的發展?正當宋丹發愁時,一張產業鏈互助對接會邀請函“飛”來了。參會企業同為玻纖及復合材料領域企業,有些還是行業龍頭企業,這樣的待遇讓宋丹有些“受寵若驚”。
在這場活動上,優科俐與浙江聯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拍即合,達成戰略合作。眼下,雙方共享人才、技術、市場等資源,攜手成立新產品研發團隊,實現高質量的聯合創新。
智造未來
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永久落戶,讓桐鄉不僅吸引著全世界的關注,更帶來產業結構的智慧變革,玻璃纖維產業集群也由此獲得了發展的“智慧紅利”。
置身巨石集團“未來工廠”,鮮見工作人員身影,只見忙碌不停的各類機器人。作為工人的最佳搭檔,它們有的在拉絲,有的在捻線,有的在織布……這片1000多畝的土地上,每天生產的玻纖紗能繞地球238圈。這是浙江首批“未來工廠”之一,基地里集聚了超1000臺工業機器人,擁有超10萬個智能控制點,工業大數據中心每天采集數據上百萬條。
傳統制造業中,即便是把產品合格率提高0.1%,也絕非易事!巴ㄟ^數字化改造和智能制造,人均勞動生產率、產品合格率大幅提高!本奘畔⒓夹g中心主任于亞東說,得益于人機智能交互場景、工業大數據實時采集,一旦機器人收集到的數據出現偏差,預警信息就會自動傳輸至“產業大腦”!爱a業大腦”判定后,自動下達指令,系統隨即進行自動校正。整個過程僅需幾十秒鐘,無需人工干預,產品質量精準控制,自動糾錯防錯能力提高10倍,檢測效率和質量大大提升。
從2017年開始,桐鄉不斷深化產業集群內企業數字化應用,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。數據顯示,目前全市已有國家級智能制造、綠色制造試點示范項目4個,工信部特色專業性工業互聯網平臺1家,浙江省“未來工廠”3家,省級以上產業數字化示范試點項目50余個。桐鄉以“產業大腦+未來工廠”引領新智造。去年9月份,桐鄉與百度智能云合力打造新材料工業互聯網平臺,加快推進合成纖維“產業大腦”建設,并被列入浙江省行業“產業大腦”建設試點。
“大力推動玻璃纖維產業集群與互聯網深度融合,既可激勵單個企業在細分領域精耕細作、勇于創新,又能促進各個企業協同配合,構建自主可控、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!鳖佨S華說。 (經濟日報記者 柳 文 李 景 )